
学校升本揭牌仪式隆重举行
5月16日上午,学校隆重举行揭牌仪式,标志着我校正式升格成为本科院校,这也是厦门第一所从高职(大专)升格的民办本科院校。

各级领导,社会各界友好人士,合作企业,学校董事会成员、党政领导及老领导、教职工代表、校友代表和学生代表等千余人参加揭牌仪式

学校党委书记黄扬主持大会
厦门市政协原主席、创校名誉董事长蔡望怀,厦门市教育工委书记、教育局局长赖菡,湖南大学原校长、著名分析化学家王柯敏,厦门大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所名誉所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全国高等教育学研究会理事长潘懋元,天津国际生物医药联合研究院党委书记孙大海,山东中医药大学原纪委书记毛有高,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刘海峰,厦门市人大原副主任、华厦学院名誉董事庄亨浩,菲华体育总会名誉理事长、旅菲锦绣宗亲总会常务顾问、厦门市荣誉市民庄炳生,厦门市集美区政协主席、教工委书记洪成,厦门市委教育工委原副书记、教育局副局长林守章,福州大学副校长、福建省人民政府经济发展顾问、中国物流学会副会长王健,厦门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党委书记王巧萍,厦门理工学院副校长赵振祥,厦门市团市委副书记吴申宇,厦门市中华职教社社务委员会常务副主任陈维加,台北城市科技大学、修平科技大学、慈济技术学院等来自宝岛台湾姐妹校的学校领导,福建省及厦门市各兄弟院校的领导,来自中兴通讯公司、超星集团、中软国际、网中网软件有限公司、厦门市物流协会等百余家行业企业的领导,社会慈善团体及友好人士,新闻媒体代表,学校董事会成员,学校党政领导及老领导、教职工代表,校友代表和学生代表等千余人参加揭牌仪式。仪式由学校党委书记黄扬主持。

校长王小如代表学校致辞
校长王小如代表学校致辞。她代表学校全体师生对支持、关心学校发展的各级领导、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她讲到,2015年4月28日,教育部批准厦门华厦职业学院升格为厦门华厦学院,成为厦门第一所从高职(大专)升格的民办本科院校。这不仅是华厦办学发展中的一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同时对引领和推动厦门民办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也同样具有重要意义。华厦学院自创办以来始终坚持非营利公益性办学理念,并于2013年率先加入了教育部“非营利民办高校联盟”。办学22年来,历经了租借小学、中学及老校区办学的艰苦创业期,于2008年从岛内迁至集美新校区,从此在更广阔的办学平台上开启了新一轮的跨越式发展。
她指出,近年来,学校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精神。在加强内涵建设方面,学校加大了与政府、企业的合作力度,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搭建一系列产教研平台;学校以创新创业思维探索特色大学的建设,根据当前社会存在的突出问题和民生需求,开设了食品药品安全、环境工程、社区康复等重点专业,培养社会亟需的应用技术型人才;学校在重视学生的专业培养的同时,特别注重绿色教育,将绿色理念融入到学校的校园建设中;为拓宽师生国际视野,学校积极拓展境外交流合作,营造多元开放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环境。
她强调,今后学校将立足新起点、焕发新面貌,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常态下,继续以深化内涵建设为核心,在巩固特色与优势的基础上不断开拓创新,持续提升职业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培养更多高素质的应用技术型人才,努力把华厦建成特色鲜明、开拓创新、多元多层次应用技术型大学!

厦门市教育工委书记、教育局局长赖菡致辞
厦门市教育工委书记、教育局局长赖菡代表中共厦门市委教育工委、厦门市教育局致辞。他指出,华厦学院办学22年来,始终坚持非营利办学理念,走内涵强校的发展之路,把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为重要任务,积极拓宽与行业企业合作办学途径,努力探索创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既办出了自己的特色,也为厦门经济特区的建设与发展输送了大量的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可以说,华厦学院的办学历程,从一个方面代表了厦门市民办高职的从无到有、从小到逐步发展壮大的过程。
结合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厦门片区的正式挂牌。他希望,华厦学院积极主动融入厦门市的发展大局,主动对接自贸试验区的创新做法,承接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的溢出效应,并以此为新的契机和新的起点,紧紧围绕厦门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扎实推进高等职业教育、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索,不断加强内涵建设,优化专业学科设置,提高专业设置人才培养与我市产业发展的对接度,为我市经济发展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同时,要在搭建中职—高职—本科—硕士贯通的职业教育立交桥中发挥带头示范作用;在民办高校办学体制机制的创新发展上作进一步探索实践;在开展厦台高等学校合作、引进国外优质资源进行中外合作办学方面先行先试,为全市民办高校发展提供示范榜样经验。

学校创校名誉董事长蔡望怀致辞
创校名誉董事长蔡望怀做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在讲话中首先引用了世界著名的科学家居里夫人,青年时代在巴黎大学求学时,影响了她的一生的一句话——“用你的手摘下一颗星星”,来形容华厦人也用自己的手,摘下了一颗小星星,它的名字就叫——华厦学院。
他回顾了上世纪90年代初,创办厦门第一所民办大学——华厦学院的艰辛跋涉的征程。感念历届市委、市政府和市政协领导,开明睿智、高瞻远瞩,在华厦发展的许多关键时刻,给予了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持和帮助;感谢那些慷慨捐赠的社会贤达和企业家,为奠定华厦发展的物质基础作出的宝贵贡献;感谢学校历任的校长和他们的领导团队,辛勤耕耘,用创造性的劳动,造就了今日之华厦;感谢学校的董事会和他的所有成员,正确地把握了学校的性质定位和发展方向。学校董事会奉行“只作奉献、不求回报”的办学宗旨,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情怀和精神,在民办教育界是独树一帜的。
他希望,华厦人站在一个新的高峰,展望未来的时候,一定要清醒的认识到,专升本的批准,不仅仅是一种肯定和认同,更是一种鞭策和激励,一种新的托付,新的使命的赋予。要认真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努力建设自然环境生态不受侵蚀污染、思想政治生态不受侵蚀污染、廉政建设生态不受侵蚀污染的绿色华厦;要坚持现代职业技术教育的办学方向,崇尚劳动、崇尚技能、崇尚一技之长,把现代职业技术教育和应用型本科教育创造性地融合在一起,办出华厦的新特色、新优势;要大力加强学校的内涵建设,特别是人才资源的建设;要加大校企合作力度,让先进的生产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给华厦带来不断喷涌的生机活力;要倡导不断开拓创新,充分发挥民办教育的特点,一如既往、敢于进行改革的探索和试验;要弘扬无私奉献和艰苦创业的精神,要能吃苦,流泪播种的,会欢呼收割。干活做事一定要能够力求进入凡是沉重的都能承担,凡是困难的都能克服,凡是崇高的都能得到的境界。他期望华厦人一定要有“用你的手摘下一颗星星,让它化为人世间的遍地繁花”的志向和追求。

“教育部-中兴通讯ICT产教融合创新基地项目”启动仪式
仪式上,中兴通讯高级副总经理谢欧、合作部部长林英,学校副校长陈民伟、应用技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庄峙厦共同开启“教育部-中兴通讯ICT产教融合创新基地项目”合作项目。

华厦国旗护卫队进行校旗更换

校旗更换仪式
华厦国旗护卫队进行校旗更换仪式。
(本组图/潘艺超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