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正文

党纪学习教育·福建清廉人物故事汇编

2024年05月31日 13:36  点击:[]

清风育正气,廉洁聚民心。福建,这片古老而富饶的土地,自古以来便孕育着无数清廉之士,他们的事迹传颂千古,成为后人学习的楷模。为全面推进清廉教育工作,厚植党员干部清正廉洁价值理念,现通过对福建清廉人物故事进行汇编,旨在让更多人了解这些伟大的人物,传承他们的精神,共同营造以清为美、以廉为荣的社会新风尚。

【党纪学习教育·福建清廉人物故事汇编】第1期 |苏廷玉:“四好”名宦

【党纪学习教育·福建清廉人物故事汇编】第2期|王明阳:划过八闽长空的一道曙光

【党纪学习教育·福建清廉人物故事汇编】第3期|叶向高:恬淡立身,忠信立世

【党纪学习教育·福建清廉人物故事汇编】第4期 |沈葆桢: “船政之父”,廉如水清

【党纪学习教育·福建清廉人物故事汇编】第5期 | 罗从彦:笃学尚行 恪忠守义

【党纪学习教育·福建清廉人物故事汇编】第6期 | 王景弘:劈波斩浪,著世界“船”说

【党纪学习教育·福建清廉人物故事汇编】第7期 | 陈宝琛:科甲第一家,书香沁后人

【党纪学习教育·福建清廉人物故事汇编】第8期 | 林俊德:“核盾功勋”,对工作极端认真负责

【党纪学习教育·福建清廉人物故事汇编】第9期 | 蔡清:气清色明,师范真儒

【党纪学习教育·福建清廉人物故事汇编】第10期 | 黄榦:巧善督查,安贫乐道

【党纪学习教育·福建清廉人物故事汇编】第11期 | 朱熹:南溪书院,清廉之源

【党纪学习教育·福建清廉人物故事汇编】第12期 | 何叔衡:“苏区包公”一腔热血铸忠魂

【党纪学习教育·福建清廉人物故事汇编】第13期 | 严复:中国西学第一人

【党纪学习教育·福建清廉人物故事汇编】第14期 | 陈池养:筑堤济民护安澜

【党纪学习教育·福建清廉人物故事汇编】第15期 | 黄道周:风节凛然堪称“一代完人”

【党纪学习教育·福建清廉人物故事汇编】第16期 | 苏颂:正简流芳百世传

【党纪学习教育·福建清廉人物故事汇编】第17期 | 左宗棠:身无半亩,心忧天下

【党纪学习教育·福建清廉人物故事汇编】第18期 | 真德秀:不久名位,只久德业

【党纪学习教育·福建清廉人物故事汇编】第19期 | 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

【党纪学习教育·福建清廉人物故事汇编】第20期 | 陈化成:垂功烈而炳节千秋

【党纪学习教育·福建清廉人物故事汇编】第21期 | 叶飞:一生传奇 一身清廉

【党纪学习教育·福建清廉人物故事汇编】第22期 | 林纾:译界之王 心心爱国

【党纪学习教育·福建清廉人物故事汇编】第23期 | 俞大猷:胸怀天下 威震海疆

【党纪学习教育·福建清廉人物故事汇编】第24期 | 魏侃夫:小小县尹,千古流芳

【党纪学习教育·福建清廉人物故事汇编】第25期 | 蔡世远:严义利,守志节

党纪学习教育·福建清廉人物故事汇编】第1期|苏廷玉:“四好”名宦

苏廷玉是清代名臣,祖籍泉州府同安县(今厦门市翔安区),曾担任兵部侍郎、四川总督管巡抚事等职务。他的府第位于现今泉州市鲤城区的通政巷。因推崇“做好人,说好话,读好书,行好事”,苏廷玉被世人称为“四好”名宦。短短十余字,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但是苏廷玉做到了。

先说“读好书”。苏廷玉自幼父母早逝,家境贫苦,但是人穷志不穷,他所就读的玉屏书院的院长郭韶溪曾这样评价他:“贫而傲,苦而坚,他日成就岂可量耶?”果不其然,苏廷玉凭借过人的天赋和不懈的努力,二十六岁中举,三十二岁考中了进士。离乡赴任之前,苏廷玉在家乡澳头村捐建了一座石桥,并题名为“双清桥”,以此勉励自己为官清正、为人清白。因此,他也被称为“双清”名臣。

书读得好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能“行好事”。初到刑部任职,苏廷玉“细研法律,勤听断”,审理案件廉明公正,判案无数而无一错案,是名副其实的“苏青天”,因此他也得到器重并获得荐举赴外任职。苏廷玉任四川总督期间,成都米价暴涨,每斗米由五六百文钱涨至一千三百文钱,导致人心惶惶。苏廷玉对囤积居奇的米店进行处罚,责令限价售粮,同时四处调运粮食,带动、倡议官员买米后低价出售给民众。仅仅两个月,米价大跌。苏廷玉为民造福的拳拳之心,让当地百姓深受感动,以至于他离开四川之时,“百姓遮道,万人泣送”。

“做好人”是“行好事”的基础。苏廷玉一生品行高尚,深谙家国大义,饱含爱国深情。鸦片战争期间,苏廷玉虽已离任返乡,仍心系国家百姓。他力主抗击外敌、销毁鸦片,与禁毒先驱林则徐和民族英雄陈化成成为好友,慨然捐资,在福州、泉州等地积极组建民兵队伍、修筑国防堡垒以防外袭。陈化成为国捐躯后,苏廷玉情难自禁,写下“公死不死,公如生时,热血满腔,英灵千古”的诗文深切哀悼。

大道至简,苏廷玉晚年将对子孙后代的谆谆教诲浓缩写就《苏廷玉家诫》一书。“相让是美德,相争是恶德”“能读书明理,处事通达,才是好公子”……这一句句简单却深刻的叮嘱,无不体现着“说好话”的理念。

党纪学习教育·福建清廉人物故事汇编】第2期|王明阳:划过八闽长空的一道曙光

500多年前,在福建漳州南部山区,曾有一位大儒在此披挂上阵,文人用兵,却仅耗时两个多月,就平息了持续数十年的“漳南之乱”。他便是明代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哲学家、军事家——王阳明。

正德元年,他为救言官上疏直谏,得罪了横暴专权的宦官刘瑾,被贬龙场的途中遭到追杀,他假装投江顺利逃脱,乘船却遇到飓风,被吹卷到了福建海岸,别船上岸的王阳明,第一次踏上福建的土地。

为躲避追杀,他在武夷山遁迹数月,十分迷茫,幸得山中高人点拨,决意继续前往龙场,并留诗一首:“险夷原不滞胸中,何异浮云过太空?夜静海涛三万里,月明飞锡下天风。”

艰难困顿间,王阳明仍思考着国家前途命运,他认为,一切艰难险阻就如浮云,不应停滞在心中,人生经历虽大起大落,也应坦荡端正地去应对一切挑战。

到龙场后,他每日端坐悟道,悟得“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即理就在心中,无须向心外寻求,确立了“心即理”学说。之后他提出“知行合一”,强调要知中有行,行中有知。

此后王阳明几经辗转,于正德十一年受命巡抚南赣汀漳等地。

彼时明王朝已日渐衰落,社会矛盾激荡,山民暴乱频发,在闽粤交界的漳州南部山区,聚集“山贼”数千,他们烧杀抢掠,与官府抗争,朝廷多次征讨无果。这便是开头提到的漳南之乱。

王阳明赴任途中,连续给漳南道下达两份指令:一要强化操练兵马;二要抓住时机剿扑“山贼”。

第二年正月到任后,更是在收到福建贼情急报的当日,就亲率精兵深入漳南山区一线征剿“山贼”,并率先推行“十家牌法”,逐一登记百姓身份,严加管控,切断“山贼”与民众之间的辎重物资、信息情报往来;同时选练民兵打造精锐之师,成功打响了他建功立业的第一仗——漳南战役。

之后,为加强地方治理、重建社会秩序,王阳明先后两次奏请朝廷,添设了平和县,并在包含漳州、平和在内的南赣地区颁行了《南赣乡约》,推行教化、整饬官风、治理社会。使得平和县从无到有,从动荡混乱到长治久安。

此外,平和也是其“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理念的重要萌发地和先行践履地。他在福建不仅强化了边界地区的治理,所创学说也深刻影响了福建地域文化,对闽南地区的人文思想、社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和积极作用。

王阳明晚年再次奉命平乱,因劳累过度、肺病加重,在归途中病逝,临终遗言只道:“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他一生全力以赴、了无遗憾、光明坦荡,是可叹可敬的伟岸榜样。

党纪学习教育·福建清廉人物故事汇编】第3期|叶向高:恬淡立身,忠信立世

翻阅明朝的历史,不少清官廉吏的名字,大家都能耳熟能详,叶向高就是其中一位。叶向高,字进卿,出生于福建省福清市,曾历官万历、泰昌、天启三朝,并在万历和天启年间两入中枢,是晚期明代政坛的风云人物。

追溯叶向高的一生,还要从他的童年说起。他自幼“过目成诵,属对敏捷”,被称为“奇童”。他的爷爷叶广彬是名闻一邑的文士,从小聪明过人、熟读经史,且为人忠厚、生活俭朴,一生只穿两件布袍。叶向高五六岁时就跟着爷爷读书识字,在优良家风的熏陶下成长。

父亲叶朝荣不仅饱读诗书,还是一位政绩突出、洁己恤民的清官。他去世时,当地同僚和百姓在遗物中只看到几本书和几件旧衣服,足见他的廉洁和朴素。万历十一年,叶向高中进士,父亲曾给他写过一封家书:“唯恬淡可以立身,唯忠信不欺可以事君处事。”告诫他,只有淡泊名利,才能在社会立足安身;只有忠诚守信,才能辅佐国家社稷、与人相处交好。

正是在这样家风的影响下,叶向高一生清正廉洁、奉公执政,不仅成为举足轻重的政治家,而且工诗书、精棋艺,著有《苍霞草》《纶扉奏草》等众多诗书。

在他编修的《苍霞草·家谱》中有这样一句话:“所谓归洁其身者耶,要所源流。”意思是一个人能够保持自身清白,追根溯源,与他的精神源头息息相关。而叶向高的精神源头,便是良好的家风家教。他始终秉承父亲家训,对国忠诚,为民造福。在内阁的十二年里,他安辽民、轻赋税、调党争,常常为维护国家和百姓利益直言进谏。叶向高曾自述:“在事八年,未害一人,未尝受人一钱,向六曹请一事”。他不以权谋私,不贪图私利,坚持以民为本,胸怀天下,用行动诠释了为国为民的清廉底色。

天启四年,叶向高告老还乡,皇帝赐白银千两作为他的“养老金”,有人提议可以用这笔钱来过奢侈豪华的生活,安享晚年;也有人建议用这笔钱买田置地,为子孙后代做打算。叶向高却说,乡亲们常来探望,不仅路途遥远,且村北一横溪,每逢春潮暴雨,阻隔难行。最终,他用这千两银子修建了一座石桥,取名为“赐金桥”,以便乡人出入,免受跋涉之苦。直到年老辞职归乡,他都没有忘记父亲遗训,以淡泊之心对待金钱名利,把爱民放在第一位。

【党纪学习教育·福建清廉人物故事汇编】第4期|沈葆桢:“船政之父”廉如水清

一部近代史,半部在船政。矗立在福州马尾的船政总理衙门和船政学堂,承载着荣辱,诉说着兴衰。船政衙门建成于1867年,是当年首任船政大臣沈葆桢及其幕僚们处理公务、主持造船、培养船政人才的地方。

沈葆桢,福建侯官(今福建福州)人,晚清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民族英雄,也是中国近代造船、航运、海军建设事业的奠基人之一。

他在担任船政大臣期间,坚持把人才自主培养作为教育之根本,以“权操诸我”的主权意识、“兼收并蓄”的开放姿态,借鉴西方科学技术,大胆聘用西方技术人员为学堂教学,短短几年,便把船政学堂建设成近代远东规模最大、科技能力最强的造船产业基地,为近代中国海军建设立下了伟大功绩。沈葆桢也因此被誉为“中国近代海军之父”。

“见小利则不成去,苟且自便之私,乃臻神妙;取诸人以为善,体宵旰勤求之意,敢惮艰难。”这是沈葆桢为船政总理衙门前方柱题刻的楹联。寥寥数语,彰显了他的胸襟与格局,一颗清明如水的“廉心”,影响着当年的船政人员,更激励了一代代中华儿女。据记载,旧时的总理船政衙门旁有一个官厅池,池水与闽江水相通,水清景美,且成一条直线,寓意为“一廉如水”,与衙门前方柱的楹联遥相呼应、相得益彰。

1867年7月,沈葆桢任总理船政大臣后,就鲜明提出要严防行贿、压榨等劣行,并严惩违法人员。

船厂曾有一个下级官员,因触犯厂规,被沈葆桢立即唤人拿下,欲以军法处置。布政使见其是沈家姻亲,便上前说情,沈葆桢坚持不变。后沈父手书来,沈葆桢知是说情之事,故意说:“家父来信是说私事,而我现在正忙着办公事,等办完公事再料理私事”,并催令手下执行。

沈葆桢不徇私情、气节凛然,令船政上下为之震慑,更不敢做犯纪之事,保证了船厂的顺利运转。

沈葆桢对“廉心”的坚持,不仅体现在工作上,还体现在生活中。顾云著《沈文肃公传》称其“领封疆十数载,无一椽一亩之殖”。沈葆桢的高尚情操,深深影响着他的家人,他常教诲子孙:“不贪夜识金银气,远害朝看麋鹿游。”他的妻子是林则徐的女儿,却因沈家清廉,无力雇请佣人,须日日下厨做饭,经常杂务缠身。

岁月如梭,船政学堂已走过150多个春秋,“船政之父”沈葆桢“一廉如水”的品质、格局、胸怀,已然成为独特的船政家教家风家训,深深影响着一代代中华儿女,感召我们保持“心至廉”,人生必将“路致远”。

【党纪学习教育·福建清廉人物故事汇编】第5期|罗从彦:笃学尚行 恪忠守义

他,严毅清苦,笃志求道,万历皇帝诏赐他祀于孔庙,康熙赐匾赞他“奥学清节”,他就是世称豫章先生的罗从彦。

罗从彦,宋南剑州沙县人,是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教育家。他师从杨时、程颐等名师,朱熹的父亲朱松和老师李侗均是其门下弟子。“二程理学”在杨时、罗从彦、李侗、朱熹四代师承中,完成了“洛学闽化”的进程,形成了以朱熹为代表的闽学。可以说,罗从彦在闽学的形成和兴起中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

罗从彦自幼聪颖好学,10岁能诗,17岁中举,一生以明道为己任,著书立说,倡道东南,留下“拜师杨时”和“鬻田走洛”的美谈。

听闻杨时在将乐含云寺办学,青年罗从彦满怀赤诚前往拜师求学。初见罗从彦,杨时便出一题“饥渴害心”考他。他问:“孟子说,饥渴的人吃什么都觉得甘美,这样是不能品尝到食物正常滋味的,因为饥渴损害了他的味觉。难道只有口腹有饥渴的损害吗?人心也有这种损害。”罗从彦认真思考后说出了自己的理解:“饮食固有其本真味道,然而饥渴却能令它变味,这提醒我们,传道授业之人,一定要走正道。尧舜等先人行的都是正道,只要效仿他们,哪有什么做不到的呢?”杨时听后,夸赞说他的释义是一剂猛药,可以让内心亏损的人大彻大悟。这种拒绝尘世浮华诱惑,静心治学的态度,在当时社会是少有的。

罗从彦虽已拜得名师,但他对学问的追求却没有止步。为了进一步讨教君子修身之道,元符二年(1099年),罗从彦决心前往洛阳拜访程颐,继续追寻理学真谛。

当时他已家道中落,从沙县到洛阳,山水迢迢,一无车马,二无钱粮,怎么去呢?他不顾族人反对,毅然卖掉祖上田产,充做盘缠,晓行夜宿,风雨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见到洛学正宗程颐。面对不辞千里虚心请教的罗从彦,程颐深为感动,告诉他一个人的修为重在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实践,作为君子更应该高标准、严要求,注意自身言行。他笃学尚行,为求真理义无反顾的精神,着实令人钦佩。

追求真谛之余,罗从彦主张正直忠厚为官,名节忠义立身,他在《议论要语》中说到:“士之立朝,要以正直忠厚为本”“士之立身,要以名节忠义为本”。他认为立仕为官要集两者于一身,因为正直能够让朝廷政策不出错,而忠厚又能使君王满意、百姓无怨。立身为士,即使一时无法出仕做官,也同样要恪守名节忠义。这既是罗从彦人格魅力的真实写照,也是他留给后人的宝贵精神遗产。

【党纪学习教育·福建清廉人物故事汇编】第6期|王景弘:劈波斩浪,著世界“船”说

大家都知道郑和“七下西洋”的故事,但其实明朝的远航壮举为“八下西洋”,最后一次是由福建人王景弘指挥完成的。

王景弘,明代漳州府龙岩县集贤里(今漳平市赤水镇)香寮村许家山人。明永乐三年,奉明成祖朱棣之命,他协助郑和首次出使西洋,从此开启航海征程。在下西洋航队中,王景弘主要负责船舶征集、人员选拔以及路线确认等事宜。

据《明史·郑和传》记载,王景弘指导建造的海船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长四十四丈四尺,宽十八丈,折合长度为151.18米,宽61.6米,可容纳450人。第一次下西洋组建的船队有大海船62艘,官兵、水手27800余人,在当时乃至往后推450年,也是规模最庞大的船队。

王景弘和下西洋的航海技术人员绘制的下西洋全图——《郑和航海图》,成为中国现存最早远航亚非两洲的航海用图。晚年,他潜心整理航海资料,编撰了名为《赴西洋水程》的航海专著,对当时的航海路线、技术原理和实践经验进行系统总结,成为中国航海史上重要的航海“秘本”(现已佚失)。

“昔时将命尔最忠,大船摩曳冯夷宫。驱役飞廉决鸿蒙,遍历岛屿凌巨谼。”这是明宣宗朱瞻基赐予王景弘的诗,称赞他忠诚执行使命,指挥庞大的船队劈波斩浪,走访众多岛屿,为促进中外交流作出贡献。

在近30年的时间里,王景弘与郑和风雨同舟、并肩战斗,创造了中国乃至世界航海史、外交史上的奇迹。宣德八年,郑和在第七次下西洋返航途中病逝,王景弘担负重任,率船队安全返回国内。

次年,王景弘奉命再次远航,与以往“赏赐宣谕”的目的不同,此次航行是出使苏门答剌(今印尼)报信。《明史·苏门答剌传》记载,宣德九年,苏门答剌国王弟弟哈利之汉来朝访问,不幸在京城去世。宣德皇帝朱瞻基非常惋惜,追封他为鸿胪少卿,并妥善安葬。王景弘率船队从南京出发,经占城(今越南)、渤泥(今文莱)等地到达苏门答剌,历时近1年,圆满完成任务。

王景弘一生大部分时间致力于航海事业,历经30多个国家和地区,始终秉持大明王朝“厚往薄来”“以德睦邻”的理念,用丝绸、瓷器、茶叶、铜铁、工艺品等打通了中国与亚非国家间的通商关系,促进了经济、文化和科技的交流,助推了“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

值得一提的是,王景弘光明磊落、不谋私利。在下西洋中,王景弘肩负护送大批珍贵物品往返的重任,面对几千万两白银的财物和琳琅满目的奇珍异宝,不曾贪墨,他还严明纪律,使船队上下也不敢贪婪,每次都悉数上交珍宝。

竹以直而美,人以正而尊。王景弘下西洋是闽人闯海、面向世界的历史缩影,他身上不畏艰险、勤勉务实的精神,充分体现了福建儿女敢闯敢拼、勤勉包容的价值取向,值得后人敬仰。

【党纪学习教育·福建清廉人物故事汇编】第7期|陈宝琛:科甲第一家书香沁后人

在福州,谈到“科举家族”就不得不提起螺江陈氏。这个家族仅明、清两代就产生了21名进士,108名举人,更创下了“父子四进士,兄弟六科甲”的科举奇迹,走出了“末代”帝师陈宝琛,因此也被后人誉为“八闽科甲第一家”。

陈氏家族自陈宝琛的曾祖父陈若霖开始兴盛,经陈景亮、陈承裘,到陈宝琛时达到了巅峰。

陈若霖时常教育子孙“能做好秀才,将相公侯从此始;得些真学问,礼义廉耻油然生”。将相公侯要从做好秀才开始,学得一些真学问,自然就会明白什么是礼义廉耻。而真学问从何而来,当然是从书中来!

陈氏家族在螺洲的生活,有书香为伴,也离不开用于藏书的“陈氏五楼”,系陈宝琛回乡所建。五楼由赐书楼、还读楼、沧趣楼、北望楼、晞楼组成。

赐书楼为“五楼”之首,这里收藏着万余册清帝御赐于陈家的稀世典籍。楼中建筑、摆设,皆别有深意,正大门和赐书楼的大厅,所有台阶皆三阶而上,寓意步步高升。

还读楼位于赐书楼的后侧,与晞楼相邻。取义于陶渊明的“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还读楼”内珍藏着大量陈宝琛个人收藏的善本、珍本,顶峰时期藏书多达10多万册。数量之多,一度冠于全闽。

私人藏书,藏于密室,可见主人爱惜如宝。但陈宝琛却秉持“书藏于私,不如藏于公”的理念,不仅常常将自己的藏书赠予学子,更在纷乱的时局中倾尽全力、兴办教育,先后参与创办苍霞精舍、福州东文学堂、全闽师范学堂、福建优级师范学堂,并曾兼任福建高等学堂监督。

他坚持开设世人认为与教育关联并不大的“农业工商课”,鼓励学生学习儒家一直较轻视的实业,并写下“温故知新可以为师,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作为学堂的校训。1907年,全闽师范学堂升级为福建师范学堂,也就是今天的福建师范大学。此外,1906年,陈宝琛的夫人王眉寿在福建还首次创办新式女子学堂。

和父亲一样,陈宝琛儿子陈懋复也是个“书痴”,但在其父去世后,陈懋复毅然将万册书籍捐赠给福建师范大学(原福建协和大学)。数十年来,这些古籍图书佳惠学林,使无数学人受益。

时光荏苒,“陈氏五楼”静静趟过岁月沧桑,它们不仅承载着书香门第的荣耀,更浓缩了陈氏一门厚道的家风。

从陈宝琛往后,螺洲陈家亦是人才辈出:有的参加革命,成为革命先驱;有的研究学问,成为专家学者,其中有创办海外第一家中文电视台的陈立瓯、地下党员陈矩孙、清华大学经济学教授陈岱孙、作家严停云、历史学者陈绛......这个家族的兴盛一次又一次的印证了“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的道理。

【党纪学习教育·福建清廉人物故事汇编】第8期|林俊德:“核盾功勋”对工作极端认真负责

林俊德——中国爆炸力学与核试验工程领域著名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十位全军挂像英模之一。

在千里戈壁滩,他隐姓埋名52年,以苦为乐,投身于科研事业;在回望一生时,他感到充实与满足,笑言道“一辈子干了核试验这件事就够了”;在生命最后时刻,他依然本着对工作极端负责的态度,强忍病痛交待叮嘱后续工作。

他全然投身科研,在大漠雪原上定下心来。曾有人用“激光”形容林俊德的一生,指的是方向性强、能量集中。的确,林俊德参加了我国全部的核试验任务,是爆炸力学领域的专家。这种心怀“国之大者”、始终聚焦专业领域不懈探索的定力,让他扎根戈壁,住地窖、喝苦水,战严寒、斗酷暑,更克服了所有技术从“零”起步的艰难。

那时候的林俊德几乎整天都在思考,灵感就这样出现了:一声平常的钟声,让林俊德联想到用钟表式发条作动力,自主研发中国式压力自记仪。这一办法精准测量到核爆炸冲击波的参数,为我国首次核试验留下了重要数据。从原子弹到氢弹、从大气层到地下,林俊德和同事们一同攻克了一个个世界难题。

西出阳关筑核盾,万里西风瀚海沙。这种异于常人的专注造就了林俊德的“激光人生”,他对事业的坚守,更凝聚起傲然于大漠的精神力量。

从福建永春的农村孩子成长为共和国院士,他不慕名利,在荣光中定下心来。生活中的林俊德甘于清贫,一枚浙大百年校庆发放的纪念手表,他一直戴着,旧得磨手了,便用透明胶黏上。在被评为院士后,面对纷至沓来的社会活动邀约,林俊德更是排除各种干扰专注于事业。

有一次,为了尽快攻克技术难关,没有实验场地,年逾花甲的林俊德便带着学生在临时简易的实验地坑里爬上爬下做实验,这一干就是三百多天,时常一身土一身泥。看守试验工地的师傅以为林俊德也是临时来谋活计的,还劝他年龄这么大了悠着点。后来同事得知后,便笑称他为“民工院士”。正是这种质朴本色,使林俊德保持了极高的思想浓度与穿透力。

在生命尽头与时间赛跑,心系工作,他不惧病痛,在死亡面前定下心来。2012年5月4日,林俊德被确诊为胆管癌晚期。5月31日20时15分,我们永远地告别了这位最可爱的人。

生命尽头的林俊德病情已不断恶化,严重的胀气和腹水让每次呼吸都很费力,躺着已经是煎熬。但他仍然坚持在办公桌前工作,争分夺秒整理科研资料。

这种对工作极端负责的精神令人动容。密码箱如何打开?材料如何整理?林俊德在纸上写得清清楚楚,唯独留给家人的那一页仍是空白。

“死后将我埋在马兰。”这是林俊德的临终嘱托,就这样,他永远地化作了戈壁滩上永不凋谢的马兰花,守护着他挚爱一生的事业与祖国。

【党纪学习教育·福建清廉人物故事汇编】第9期|蔡清:气清色明,师范真儒

红砖白石,琉璃燕脊。在泉州府文庙学宫,有一座文庄蔡公祠,那里安谧宁静,树影婆娑,处处洋溢儒学大家蔡清的清风遗韵。

蔡清,明代泉州曾井铺(今属鲤城区)人,祖居惠安东林里。

蔡清熟读百家学说,却始终保持着思考的独立性,将百家精华糅合再造,推陈出新,自成一派,创建了声名远扬的“清源学派”。明万历皇帝称赞蔡清“为八闽文献之宗,负一代耆英之望”,可谓推崇至极。

蔡清常说:“一身之利无谋也,而利天下者则谋之。”他践行“利天下”的理想,更多是通过著书育人实现的,在蔡清近20年的从政生涯中,所到之处必讲理学,以至于追随者众多,“官辙所至,随杖履者数百人”。

在泉州状元街的一座牌坊上至今仍留有一幅对联,“清紫葵罗钟间气,蒙存浅达有遗书”,其中下联“蒙存浅达”指的就是泉州籍名家写的四本理学经典著作,蔡清的《易经蒙引》就是其中之一。在当时,这四本书成为科举考试的指定教材,而另外三本书的作者林希元、陈琛、苏濬都是“清源学派”的重要成员。

在教书育人之外,蔡清一生清廉,不惧藩王权贵,在当时趋炎附势的社会中宛如一股清流。在江西任职时,宁王朱宸濠过生日,属下都穿朝服来贺寿,只有蔡清一个人穿着便服,旁人问起来,他也直言不讳,说要与朝拜皇帝有所区别。而每逢初一十五,宁王的属下都要先拜宁王,次日才拜孔子,蔡清却先拜孔子后拜宁王。蔡清的端正耿直使得宁王对他很是不满,当众嘲笑蔡清不会作诗,蔡清说:“某平生于人无私。”巧用“私”与“诗”的谐音进行回击。

【党纪学习教育·福建清廉人物故事汇编】第10期|黄榦:巧善督查安贫乐道

南宋淳熙三年(1176)春的一个夜晚,理学大儒朱熹正在和一个年轻人讨论学问。天高云淡,月白风清,他们或于案前执经论道,或于林间切磋琢磨,谈笑声不绝于耳。这位年轻人正是朱熹的学生,后来成为他女婿的黄榦。

黄榦一生致力于传扬朱子理学,著述颇丰可考的专著有《六经讲义》《论语通释》《孝经本旨》《朱文公行状》等。

意纯志坚,刻苦求知的品质,成就了这位理学传人。南宋淳熙二年(1175)冬,一心求学的黄榦迎风戴雪,一路跋涉,来到朱熹在崇安(今武夷山市)五夫村的住处。不巧的是,朱熹刚好回乡祭祖,不知何时归来。

求学的意志战胜了冬日的严寒,为了等待朱熹,住在客栈的黄榦坚持每晚和衣而睡,只为能随时被朱熹召见。

三个月后,朱熹归来,对这个年轻人的执着虔诚颇为欣赏,收其为学生。“候师三月”的佳话由此传开,黄榦也开始了从学朱熹的生涯。他深感求学机会来之不易,常常夜不设榻、衣不解带,珍惜每分每秒汲取知识。他一心向道、志坚思苦的精神也为后世传颂。

黄榦不仅在学术上刻苦钻研,步入仕途后,还用实干捍卫勤廉担当。

南宋嘉定十年(1217),金人在安徽北部的光州一带频生事端,安庆府距光州不远,又无屏障,极易被攻陷,迁城之事迫在眉睫。时任安庆知府的黄榦当机立断,下令筑城御敌。筑城期间,黄榦亲自督修工程,对材料、工费、工期等环节严格把关,严肃查处在筑城工作中欺瞒、偷工减料、拖延工程的行为。

安庆城建成后两年,金兵破周边的黄州沙窝诸关,唯独安庆安然无恙。

坚固的安庆城不仅抵御住了外敌,也阻挡了自然灾害的袭击。有一年夏季江水泛滥,洪涝一个多月,安庆城仍屹然无虞。百姓深感黄榦修城之德,尊称黄榦为“安庆之父”。

黄榦虽为一方官员,生活上却十分俭朴,粗茶淡饭,自得其乐。一次,其岳父朱熹来探望,家中仅有葱汤麦饭招待,朱熹体谅其节俭,挥笔写下:“葱汤麦饭两相宜,葱补丹田麦补脾。莫道此中滋味少,前村还有未炊时。”

岳父的这首题诗,被黄榦当作座右铭以及家训,贴在壁间,他还在旁自题诗曰:“愚夫饱欲死,志士常苦饥。但能守箪瓢,何事不可为。”俭朴清香的饭菜足可以补身体,只要有决心和毅力,就没有做不成的事,足见其安贫乐道之风。

葱汤麦饭成为黄氏家风,代代相传下来,黄榦一生崇俭戒奢,也为后人留下了,节俭清正的宝贵财富。

【党纪学习教育·福建清廉人物故事汇编】第11期|朱熹:南溪书院清廉之源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尤溪县“南溪书院”,是朱熹诞育地,也是他孩童时期的成长地。

何为廉?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相传朱熹六岁时,有一天,边练字,边对着桃花出神,错把“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桃”写成了“挑”字,父亲发现后说:“心正字正,心不正字则不正!”朱熹深感自责,专心致志地写完一千个“桃”字,雨过天晴,被雨水打落的桃花又开满了。

“正心”的理念早早地在朱熹心中扎根生长,在他看来,“廉,谓棱角峭厉。”

“正心诚意”是朱熹崇尚的廉洁为官之道,强调“内无妄思,外无妄动”,做到内心意念与外在言行相一致,致力于“读圣贤书,行仁义事;立修齐志,存忠孝心”。

朱熹一生清贫乐道,这和他“存天理,去人欲”的主张是分不开的。

有一天,朱熹来到女儿家中,女儿因家境清贫,只能拿出一锅葱汤和半锅麦饭招待,心中十分内疚。朱熹却不以为然,写下诗句:“葱汤麦饭两相宜,葱补丹田麦疗饥。莫谓此中滋味薄,前村还有未炊时”,予以安慰开解。他所奉行的勤俭朴素美德,永远值得我们后来人学习传承。

为了能时刻正心明德,朱熹写下家训“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他还有一个人生信条,即“不远复”。这是他老师刘子翬临终前赠予的三个字,意思是走了一段路,就要回头审视一下自己走过的路,及时校正偏差,这样才能行稳致远。

在正心诚意思想指引下,朱熹不仅是廉官,也是能官。

“视民如伤”,这是朱熹首仕同安时在官署大堂上悬挂的牌匾,这不仅是青年朱熹的一种为政宣示,也是对自己践行“正心诚意”的廉洁提醒。此后,朱熹每到一处为官任职,总是心怀百姓、勤政为民,重农桑、兴水利、正经界、轻赋敛、创社仓……

【党纪学习教育·福建清廉人物故事汇编】第12期|何叔衡:“苏区包公”一腔热血铸忠魂

在福建省长汀县濯田镇梅迳村的一座山坡上,青松翠柏间,矗立着一座碑亭,亭中是一道赭色的石碑,碑上董必武手书的“何叔衡同志死难处”八个大字遒劲有力。这就是党的“一大”代表何叔衡烈士的殉难处。

何叔衡,湖南省宁乡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创始人和早期卓越的领导人。

1931年,为建设红色中国,何叔衡奔赴远距党中央千里之外的中央苏区,被尊为苏区“五老”之首。在中央苏区,他担任工农检察人民委员部部长、内务人民委员部代部长和临时最高法庭主席等职。任上,他坚持秉公执法,查办了谢步升、陈景魁、左祥云等大批党内“蛀虫”。

1932年,何叔衡查处并枪毙了贪污犯谢步升,打响了中央苏区反腐肃贪的第一枪。这一声清脆的枪声,让苏区上下的人民看到了共产党铲除贪污腐败的决心。

在查处左祥云贪污案时,何叔衡自己也在接受政治批判,但他置个人安危得失于度外,他说:“反腐败关系到党和苏维埃政权的生死存亡,关系到根据地建设的兴衰成败。为了党的事业就是搭上这条命也在所不惜!”

在查处陈景魁涉黑案时,何叔衡收到了一封装有子弹的恐吓信。有人劝说道:“他们有一帮黑势力,千万要小心!”面对如此威胁,他却毫不退缩,表示坚决要法办黑恶势力:“共产党人生来就是与黑恶势力作斗争的!我身为执法干部,没有胆气和硬劲儿,就难以主持公道!没有公道,民众如何生存?革命如何发展?”

何叔衡坚持实事求是,在中央苏区厉行反腐,多次深入长汀古城、濯田等地调查,纠正多起损害群众利益的案件,令腐败分子闻风丧胆,被广大群众誉为“苏区包公”“何青天”。毛泽东高度赞扬他:“叔翁办事,可当大局”。

红军长征后,1935年,转移途经长汀县濯田镇梅迳村,何叔衡等人遭到反动民团围堵。为不连累同志,他舍身跃下山崖,壮烈殉难。这一年,他59岁,本是含饴弄孙、安享天伦之乐的年龄,却以如此悲壮的一跃,喋血疆场,客死他乡,用鲜血和生命,践行了“我要为苏维埃流尽最后一滴血”的铮铮誓言。

在写给儿子的家书中,何叔衡这么说,“我绝对不是我一家一乡的人,我的人生观,绝不是想安居乡里以善终的,绝对不能为一身一家,谋升官发财以愚懦子孙的”,这些肺腑之言,道出了何叔衡以身许国,“舍小家顾大家”的人生追求,今天读来仍然掷地有声。

【党纪学习教育·福建清廉人物故事汇编】第13期|严复:中国西学第一人

闽江清流,沿福州城南过湾边角,转入阳岐浦,可达仓山区盖山阳岐村。百余年前,严复从这里走出,考入船政,留学英国,就职北洋,译介西学,执掌北大......被誉为“中国西学第一人”。

严复出生于福州的一个中医世家。幼年时,他就通过私塾和家教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知识。1866年,严复的父亲在救治霍乱病人时受感染,不幸身亡。这一年,严复刚满12岁。

父亲的离世,让严复的传统致仕之途戛然而止。在家庭经济窘迫的情况下,他考取了免交膳宿费、每月发放银两的船政学堂,并以第一名的成绩录取。

在船政学堂的5年时间里,严复系统学习了全新的自然科学知识,后又到英国留学,更多接触、了解西方社会和文化。这将他引入了一个新的世界,开始思索探寻中国的自强之路。

甲午战争,中方惨败,严复在船政学堂的同学几乎全军覆没。严复称自己经常“夜起大哭”,在给朋友的信中,他曾写道:“心惊手颤,书不能字。”怎么办?路在哪里?严复将希望寄托在自己躬耕不辍的西学上,提出“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开始专注于翻译著述以启迪民智。

从《天演论》开始,他接连翻译超过20本对现实中国社会政治改革有着文明借鉴意义的外文书,其中以《天演论》影响最为广大深远。

该书引介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法则,唤起国人自强保种的危机意识,犹如一声惊雷,划破中国近代思想的夜空,在当时的进步青年中反响尤为热烈,就连胡适(原名胡洪骍),后改名为“适”,字“适之”,也是来源于此。

“严复的一生首先是爱国者的一生。他的一切寻求、一切进取、一切成功都是与其爱国之心、报国之志分不开的。”习近平总书记曾这样评价严复。

通过论著、译作、教育、办报等方式,严复高举爱国与科学的旗帜,积极投身思想启蒙运动,竭尽所能为国效劳。其中,教育和翻译,倾注了他大量心血,也孕育了累累硕果。

作为教育家,严复先后执掌北洋水师学堂、复旦公学、北京大学等教育机构,以其会通中西的学识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极大推动了中国近代教育事业的发展。在翻译的过程中,严复提出了“信、达、雅”的翻译理论,对中国翻译文学的影响持续至今。

1921年10月,严复在故乡福州的郎官巷住宅病逝。

【党纪学习教育·福建清廉人物故事汇编】第14期|陈池养:筑堤济民护安澜

在福建省莆田市木兰溪的入海口,有一座镇海堤,长堤宛如一条巨龙横卧,守护着兴化平原百姓的生命与财产安全,凝聚着一位叫陈池养的乡贤的无数心血与汗水。

陈池养出生在莆田市荔城区,晚年号莆阳逸叟。嘉庆年间,陈池养考取进士,走上了他的仕途生涯。为官十年间,陈池养清廉奉公,好评如潮,退隐故土后,他主持修筑了镇海堤、木兰陂、太平陂等近五十个水利工程,为兴修家乡的水利农事呕心沥血,深受后世推崇。

出仕后的前几年,陈池养主要在基层工作。他查办了毒杀案,又顺利完成了运粮救急等任务,出众的为政能力也开始慢慢展露出来。但其实,更让人们称道的是陈池养执政为民的拳拳赤心。那是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陈池养到元氏县筹办赈灾事宜。夺富户、补贫户,陈池养对症下药,并积极赈灾施粥,救活饥民,体恤民情、广施善政之举赢得了许多百姓赞誉。

都说家贫出孝子,陈池养从小就十分懂事,孝敬双亲,也正因为如此,他的仕宦生涯并不长。因为父亲过世、母亲老病,陈池养毅然在壮年辞去官职,回到家乡莆田。从初进仕途到辞别官场,陈池养仅有十年的为官经历。但他的人格魅力并不因此而黯然褪色,反而愈发闪亮。

道光七年(1827年),镇海堤毁决八百丈,灾情极重。面对洪水肆虐,陈池养挺身而出,主持镇海堤的重建工程。正值隆冬季节,朔风凛冽,海浪激荡,施工艰难。但陈池养没有丝毫退缩,在现场指挥若定。他吸收前人经验,内筑土堤,外筑石堤,并串设石涵洞,以泄堤内雨水,同时外堤抛叠乱石以拒海潮,为兴化平原此后一百多年的肥沃与丰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晚年,陈池养又不顾年迈之躯,躬身实地写下了《莆阳水利志》,为后人研究当地水利建设提供了难得的资料。今天,当我们翻开这本厚重的著作,依旧能深深感受到他栉风沐雨,夙夜奔劳,为故乡水利事业倾注的无限心血。

在外为官十年,陈池养处事干练,清正廉洁,胸中涌动的是为民请命的民本情怀;居乡四十年,他夙夜奔劳,鞠躬尽瘁,为故乡的水利事业倾注了无限心血。陈池养为官历程虽短,但他牵挂民生、珍重农桑的拳拳赤诚,如莆田南北洋的水系一样涓涓流注,泽被千秋。

【党纪学习教育·福建清廉人物故事汇编】第15期|黄道周:风节凛然堪称“一代完人”

明代著名地理学家徐霞客曾三次游福建漳州,并与当时的一位漳浦籍文化巨子相知相契。相似的志趣、性格和学风,让二人结下了深情厚谊。后来,徐霞客曾这样评价他:“字画为馆阁第一,文章为国朝第一,人品为海内第一,其学问直接周、孔,为古今第一。”

他,就是黄道周。

那么,黄道周何以得到徐霞客这么高的评价呢?

1585年,黄道周出生于福建省漳浦县铜山所,虽家境贫寒,却从小聪颖过人。37岁考中进士后,深得考官袁可立的赏识。

袁可立是明末著名的抗清主战派将领,为官刚正不阿、两袖清风,素有“铁面御史”之称。在他清正廉洁的品格和主张抗清的思想影响下,黄道周也形成了清廉自守、不畏权贵的优秀品质。

1631年,黄道周不忍忠臣被魏忠贤余党污蔑,毅然站出、拼死辩冤,宁可自己被贬谪。

在崇祯朝任职期间,由于正派刚直,黄道周多次被降调、罚俸,甚至削籍、坐牢。当他被崇祯帝怀疑与人结党而被捕入狱时,连一向贪婪的狱卒都知晓黄道周的清贫寒苦,直称“皆不敢有望于先生”。

眼见朝廷昏庸无道,黄道周自觉无力挽住狂澜,只好告病辞官,回到漳浦,一边守着先人坟墓,一边研习书法、著作讲学。在此期间,他创造了笔法健劲、古拙质朴的“黄漳浦体”,引领一时雄健书风。

不过,随着清兵入关,清朝建立,南明隆武皇帝重新起用黄道周,封他为武英殿大学士兼吏、兵二部尚书,却只给几十道空札和手书,实际上没有发一兵一饷给黄道周。黄道周只得返乡筹兵筹粮,带领门生和士卒一千多人,战马十余匹,带着一个月的兵粮,从福州出师,可最终还是因为寡不敌众,在婺源不幸被俘。

在狱中,面对山河破碎、生灵涂炭,黄道周万分悲痛,绝食七日,试图以死效忠朝廷,后被救活。清军督师以“得一忠义之人,胜得土地数州”,派人日夜劝黄道周归降,遭到严词拒绝。

清顺治三年(1646年),黄道周从容赴刑场。临刑前,老随从跪请他留数语给家中,黄道周用血书留下绝命词:“纲常万古,节义千秋,天地知我,家人无忧”,即慷慨就义。

一百多年后,清代著名学者蔡世远在教授年少的乾隆皇帝时,概括黄道周一生:严谨的治学精神和渊博的学问可比邵雍,忠贞为国直言敢谏可比李纲,慷慨赴难从容就义可比文天祥。

乾隆皇帝后来写手谕时,直言称赞黄道周“不愧一代完人”,追谥其“忠端”。

生命忽如寄,而浩气长存天地间。黄道周以他的赤子忠诚诠释了生命的最高价值,也以他的凛然风节留下了明末义士的壮丽遗响!

【党纪学习教育·福建清廉人物故事汇编】第16期|苏颂:正简流芳百世传

北宋元丰七年,大文豪苏轼曾写下这样的挽词,敬赠好友新丧的母亲,“岂惟家室宜寿母,实与朝廷生异人。忘躯殉国乃吾子,三仕何曾知愠喜”,称赞其为朝廷生了一位异人,能忘躯殉国,在几经挫折之后,不知愠喜。这位异人就是苏轼的同宗好友——苏颂。

苏颂,北宋泉州同安县(今厦门市同安区)人,是我国古代著名科学家、政治家。从苏颂的科技成就来看,苏轼评价苏颂为“异人”可谓名副其实。在朝廷任职期间,苏颂曾两次奉命领导科技工作,创造研发七项“世界第一”的奇迹,被称为“中国达芬奇”,特别是主持创制了世界上最早的天文钟——水运仪象台,被誉为“钟表业的鼻祖”。此外,苏颂主持编著的《本草图经》也是我国古代的药物学巨著。

苏颂一生从政五十余载,历经五朝,官至宰相,卒赠司空,后追封魏国公,追谥“正简”,其中“正”有“清白守节”“庄以率下”多重含义,“简”则反映了苏颂廉洁为政、勤俭持家、严于自律等多种美德,他的出生地同安也因此有了“正简流芳”的美誉。

据《宋史·苏颂传》记载:苏颂任尚书、宰相时已是中央大员,却“赡给常苦不足”。为了节用,他常常用裁下的碎纸片写字,“未尝妄费寸纸,每剪碎纸为签头,稍大者抄故事”,并教育子孙们牢记于心,见诸于行。升任宰相之后,他的住宅却还是很简陋,以至于下属们都说,这样的“府第”实在与宰相身份“极不相称”。官至宰相,苏颂门前没有前呼后拥的阔绰排场,没有花前月下、笙歌不绝的闲情逸致,陪伴苏颂的,是明月清茶,是政务之余的博览群书、广猎博采。他去世后的葬礼也是简朴至极,让到场的人们感叹不已。苏颂将俭朴之风、廉洁之德推向大宋政坛,也教育自己的子孙清白传家。

在苏颂故居芦山堂二进大厅的大圆楹柱上,有一对后人摘录苏颂诗句的楹联:“世冑相传清白训 源流同是子卿孙”,揭示了苏颂作为名臣贤相以及后代清廉从政的基因。

苏颂出生在“七世仕本朝”的望族,优良的家庭环境熏陶、严格的家庭教育对苏颂的成才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他对家教格外重视。他留给后人的家教资料有《魏公谭训》及《感事述怀五言百韵以代家训》。在家规家训中,苏颂强调重视文化知识;道德先于文华;身教重于言教;持家以孝、治世以公。他要求子孙“处事必公”“为官必廉”,他自己更是以身作则,在对待好友儿子及自己亲属的升迁上都一视同仁,并不特殊照顾。

春秋代序、千年以往。苏颂在政治、科技上的辉煌业绩,世人共知;他廉洁奉公的优秀品质,更是流传后世的宝贵精神财富。

【党纪学习教育·福建清廉人物故事汇编】第17期|左宗棠:身无半亩心忧天下

1849年冬,林则徐告病回福建途中经过长沙,众多官宦纷纷前来拜访,但他只见了一个年轻人。两人一见如故,共论家国大事,探讨“海防”与“塞防”,秉烛畅谈至天明。这段相遇就是著名的“湘江夜话”,这位令林则徐“一见倾倒,诧为绝世奇才”的青年,便是左宗棠。

左宗棠,晚清重臣,军事家、政治家、著名将领,福建船政的创办者,他一生历经洋务运动、收复新疆等一系列重大事件,不仅以军事才能和千古功绩名垂青史,其崇俭广惠、廉洁齐家的精神亦为人称道。

雍正皇帝登基之初,订立了高薪养廉的制度,至晚清时期,总督和军机大臣每岁的养廉银高达白银2万两,而左宗棠每年只取数百两作为家用,让人不经发问:他的钱都去哪儿了?

1866年,左宗棠以闽浙总督的身份来到福州,他立志要完成林则徐“办西式学校,为国家建立水师”的遗愿,创建福建马尾造船厂与船政学堂,不但费心劳神,当马尾船政经费吃紧时,还将自己的薪银用于建设。

他行迹所至,在杭州、严州、福州、汉口等多地都开了书局,价格低廉,受惠者众多,费用缺口都是用自己的廉俸去填平。左宗棠还经常参加赈灾义举,家书中仅提及“助赈之事”就有66处之多。

拿着高薪的左宗棠,却过着勤俭质朴的生活。因长期伏案办公,衣袖经常磨破,他就在衣袖外罩了一层袖套,这一独特的服饰被人敬称为“宫保袖”。家里十几口人,他每年仅寄去二三百两银子,一点都不多寄。

戎马一生,左宗棠始终坚守廉洁立身的准则,以严、正家风著称。

他担任闽浙总督时,夫人唯一一次携子女探亲,途经福建崇安县,知县按例接待。不久,他调任陕甘总督,赴任途中专门去了趟崇安,如数付清了这笔接待费用。

左宗棠官高爵显,族人、亲戚、同乡攀附不绝,都想谋取一官半职,对于他们的请托,左宗棠从不首肯。

他在家书中嘱咐儿子:“做官不要钱,乃本分事”,“一芥不取,一尘不染”,他题写的楹联“慎交友,勤耕读;笃根本,去浮华”是左氏后人牢记于心的家教箴言。

不仅自己以清廉修身齐家,左宗棠还将“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等传统美德运用于吏治实践,主张“吏治清”“贤良进”。他任闽浙总督时,严加劾办贪吏,并愤怒指出:“国家好好地方,好好百姓,尽为若辈搅坏,殊深发指!”

身无半亩,心忧天下,读破万卷,神交古人。这是23岁的左宗棠题下的自勉之句,亦是他一生的写照,人生70余载,他始终“克家不私”,“心忧天下”,以廉立身,这样的风骨与情怀,正是值得后世学习、传承的不朽力量。

【党纪学习教育·福建清廉人物故事汇编】第18期|真德秀:不久名位,只久德业

浦城,素有丹桂之乡的美誉,虽然偏于闽北一隅,却是中原文化进入福建的第一站,可谓人杰地灵。在众多的名人当中,宋代的真德秀堪称出类拔萃。

真德秀,南宋著名理学家、政治家,世称西山先生。真德秀生于一个寒士之家,15岁时丧父,寡母吴氏含辛茹苦支持他读书。他幼时聪明早慧,《宋史》称其“四岁受书,过目成诵”。庆元五年(1199年),年仅21岁的真德秀便登进士第。

在朝时,真德秀出任过学士院权直、起居舍人、户部尚书、参知政事等职,在外曾任江东转运副使、泉州郡守、知潭州湖南安抚使、知隆兴江右帅、知福州福建安抚使等要职。履历如此丰富,令他饱经世故,对官场的弊端更是洞若观火。

他将“廉、仁、公、勤”作为官吏的评判标准,尤其以清正廉洁为第一要务,为此曾写下《西山政训》,详细阐述自己的为官思想,与僚属“各以四事自勉,而为民去其十害”。

所谓“四事”就是:律己以廉、抚民以仁、存心以公、莅事以勤。所谓“十害”则是:断狱不公、听讼不审、淹延囚系、残酷用刑、泛滥追呼、招引告讦、重叠催税、科罚取财、纵吏下乡、低价买物。

嘉定七年(1214年),真德秀出任江南东路转远司转运副使。次年,江南东路发生蝗灾和旱灾。真德秀首先组织赈灾,分别派遣官员到辖区其他州县办理荒政。他则亲自赶到灾情最严重的广德、太平两地处置,从而使灾民得到了及时解救。因新任徽州太守林琰无廉声,宁国守张忠恕私自藏匿救济灾民的粮米,真德秀先后向朝廷检举二人不法行为。就连宰相史弥远的亲属侵凌百姓土地的事情,也被他秉公查处。

嘉定、绍定间,真德秀两次担任泉州知州。泉州曾是全国最繁荣的海外贸易中心,但由于之前管理海外贸易的官吏对外商敲诈勒索,泉州港逐渐衰落,每年来此贸易的外国商船减少到三四艘。真德秀到任后,放宽政策,礼遇外商,打击海盗,整顿要塞,巩固海防,彻底改变了当时的营商环境。

很快,来此从事商贸活动的外国船只越来越多。真德秀在泉州的第一年,外来海舶船数增至18艘;第二年24艘;第三年则达36艘。海丝贸易迅速复苏,继而得到发展。不但繁荣了商业,而且增加了税收。

此外,他在任上广施德政,劝农耕稼,主编清源文献,为泉州海上丝绸之路的畅通和民生文教事业做出重大贡献。因治泉有方,真德秀深得泉州士民和番商的爱戴,为其立祠纪念。

这位学富五车、从政为民的先贤曾对自己的学生说:“一生短,千载长。不久名位,只久德业。”他说到,也做到了。

【党纪学习教育·福建清廉人物故事汇编】第19期|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这是中国近代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林则徐任两广总督时在总督府衙题书的堂联。

提起林则徐,在大多数人的印象里,他是那位在广东虎门销毁鸦片,拉开中国抗击西方列强侵略序幕的民族英雄。但“英雄”的光环也容易使人忽视,他还是“第一个睁眼看世界”的晚清有志之士。“师夷长技以制夷”,魏源的《海国图志》就是受他的启发而写下。左宗棠一手创办的福建船政,正是对林公遗愿的践诺。

走近林则徐,我们发现这位历官十四省、统兵四十万,30年间官至一品,威震四方的禁烟英雄并没有显赫的身世,他的幼年可以用“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来形容。

资料记载,林则徐的父亲在私塾教书,薪水微薄,母亲则通过女红补贴家用,常常劳作到天快亮还没有休息。尽管生活清贫,但母亲时时鼓励年幼的林则徐,“男儿务以为大者、远者”“读书显扬,始不负吾苦心矣。”教导他要做一个志存高远的人,好好读书上进。

捉襟见肘的窘迫生活,磨砺出林则徐“以卧雪眠霜,以天道酬勤”的铮铮铁骨。他的才思壮志在年少时就初展锋芒。据传,有一天8岁的林则徐随师生一起登顶鼓山,面对一派天风海涛,老师出上联:“海到无边天作岸”,让学生对出下联。林则徐略加思索,吟出下联:“山登绝顶我为峰”。海水连绵无尽,天便可作海之岸,群山蜿蜒至高,我便争做最顶峰,可谓气象万千。幼小的林则徐心中隐然有了奋斗的方向。

十四岁考中秀才,二十岁成为举人,二十七岁,林则徐高中进士。为官任上,他始终以国计民生为头等事,用自己的学问、才能和品德,探索救国图存之道,成就匡世济民的大业。林则徐这一生最光辉的事业,当属虎门销烟。然而,也是因为禁烟抗英,他被怯懦的清政府以“办理不善”“误国病民”的罪名革职流放。赴疆途中,他还临危受命赶往开封戴“罪”治水,半年后便完成了堵塞决口的工程,保住了被大水围困八个月的开封城。

治水有功,但林则徐依然“发往伊犁效力赎罪”。告别家人之际,林则徐吟出了千古名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痛快淋漓地表达了自己的志向。即使在政治生涯的最低谷,他依然宠辱不惊、豁达乐观,尽其所能为民办实事。

在疆三年,体弱多病的林则徐带领民众修建水渠,推广坎儿井,解决当地种植缺水问题。“林公渠”“林公井”至今仍造福着当地百姓。

林则徐的英雄气节、格局眼界以及民生情怀,穿越历史的烟云,激励着世代后人,也浸润着这个伟大的时代。

【党纪学习教育·福建清廉人物故事汇编】第20期|陈化成:垂功烈而炳节千秋

在厦门梧村金榜山麓闹中取静处,一座平面呈“风”字形龟形坟丘掩映在青松翠柏间,显得庄重肃穆。

长眠于此的便是晚清爱国名将、民族英雄陈化成。

1776年,陈化成出生于厦门同安湾的一个小岛渔村。由于水性好、武艺精,22岁的陈化成入伍清军水师,追随清代水师名将李长庚、王得禄征战南北,英勇果敢,屡立战功。清道光十年(1830年),陈化成提任福建水师提督,驻守厦门。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此时年届65岁的陈化成临危受命,被清政府任命为江南提督,统率兵马赴上海吴淞口,部署抵御英军大计。

1842年6月16日清晨,英国侵略军出动所有舰船,疯狂向吴淞口发动炮击。大战在即,陈化成对官兵们说:“我今日极力用兵,以死报国恩,汝等幸助我全忠节焉!”

陈化成带领亲兵数十人,坚守炮台阵地,燃放数千发炮火,重创侵略者。但由于弹药补给不济,清军伤亡惨重,陈化成全身多处中弹,最后率领将士与英军展开白刃战,战至最后一息,壮烈殉国。

我们的历史课本记载了陈化成的英雄事迹,其实,陈化成不仅作战英勇,而且为官清正。

《清史稿》记载,陈化成“与士卒同劳苦,风雨寒暑不避”。陈化成接任福建水师提督后,着手整顿加强,修葺营盘寨栅,如数发放兵饷。官兵得到正常供给,军心安定,纪律好转,福建水师面貌焕然一新。调任江南提督时,他不住舒适的提督公馆,而是与吴淞口防地士兵一样住在一顶旧帐篷里。江苏巡抚梁章钜得悉此事,派人赶做了一顶新帐篷送给陈化成,遭到婉拒。陈化成说:“士兵都住着破帐,自己不忍独居新帐。”梁章钜深受感动,为吴淞口军士全部换了新帐房。

严于律己,体恤官兵,廉洁奉公,爱惜百姓,陈化成赢得了广大官兵和百姓的爱戴和拥护,众人咸称“廉将”。即使其升任提督后,也只是将家眷移至厦门中山路附近的草埔埕(今草埔巷)9号。这座砖木结构的平房,门窗朴素,别无雕饰,与普通民居几无差别。

但陈化成会将节省下来的俸银,用来捐助书院、义塾、育婴堂等社会慈善机构。地方官周凯曾向陈化成提议修纂《厦门志》,陈化成当即表示支持。但《厦门志》编纂后未曾刊行,周凯却已客死他乡,陈化成便用自己的俸银资助刻印《厦门志》。厦门玉屏书院与文昌祠等建筑年久失修,破损荒废,陈化成也带头捐款重修。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陈化成将军坚贞忠诚、舍身取义的爱国情操,勤政为民、廉洁奉公的高尚品格,可歌可泣、辉映千秋的英雄业绩,为英雄故土长留一脉清风正气,为中华民族永存一份精神瑰宝。

【党纪学习教育·福建清廉人物故事汇编】第21期|叶飞:一生传奇 一身清廉

在福建省革命历史纪念馆展柜中,有一件国家一级文物——一枚生锈的子弹,这枚子弹曾经在开国上将叶飞的身体里待了66年。1933年,19岁的叶飞在福安城外遭到国民党特务袭击,连中三枪,经抢救后脱险,可是胸部的子弹却一直遗留在体内,直到逝世后才从骨灰中取出。

叶飞,原名叶启亨,祖籍福建南安,1914年出生在菲律宾。幼年回国就学,中学时代受到大革命的影响,积极阅读进步书籍,接受革命思想。14岁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3月,叶飞加入中国共产党,在闽东打游击时期崭露头角,参与创建闽东革命根据地和红军游击武装,先后参加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

新中国成立后,叶飞曾任福建省省长、省委第一书记等职。建国之初,福建的工业基础非常薄弱,交通状况也很差,全省三分之二的县不通汽车。当时老百姓流传着一句民谣“福建手无寸铁,路无寸轨。”

为了彻底改变福建落后面貌,在主持福建省委工作期间,叶飞带领广大干部群众克服自然条件恶劣和缺资金、少技术等困难,移山填海、劈山筑路,建立起福建第一批新兴工业基地,建设厦门海堤,建成鹰厦铁路,结束了福建没有铁路的历史,为福建经济社会发展奠定重要基础。

无论是在革命战争年代、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还是在改革开放的日子里,叶飞同志始终忠诚于党和人民,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他光明磊落,公道正派,严于律己、艰苦朴素。

上世纪90年代,曾有人请叶飞去参加某公司奠基典礼,说用于剪彩的金剪刀价值5万元,剪彩后即送给他。叶飞闻言道:“别说5万元,就是50万元,我也不去。”为将这些人拒之门外,叶飞抄录毛泽东赞扬好八连“拒腐蚀,永不沾”的诗句送给说客,“拒腐蚀将军”的雅号就此传开。

叶飞不仅自身作风清廉,还严格要求子女家人“不搞特殊化”。改革开放后,社会上“出国留学潮”“下海经商风”“与海外拉关系热”变得时髦起来。考虑到自己分管侨务工作和在侨界的影响,叶飞和子女们“约法三章”:第一,立足国内成才,不一定都要到海外求学;第二,不得利用父母的关系下海经商谋利;第三,不准因为私利与华侨、外籍华人拉关系。叶飞对身边工作人员也是严格要求,规定不准利用他的名义办个人私事;工作要认真负责,对党忠诚老实;对交办的事情,要有始有终。

“低潮时书生投笔从戎,百战中将军叱咤风云,首长一身兼胆识,为中国革命建奇功;一辈子淡泊人情世故,一辈子不喜低级趣味,首长一生惟刚正,是我党我军之忠魂。”这是叶飞逝世后,身边工作人员为他写的一副挽联。

今天,陪伴叶飞将军66年的子弹头在一个心形的小盒子里躺着,它不会说话,也不用说话。它就静静地躺在那儿,仿佛在默默回应中国共产党人面对生死的铿锵答案。

【党纪学习教育·福建清廉人物故事汇编】第22期|林纾:译界之王 心心爱国

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夏天,福州闽江碧波荡漾,清风徐徐,一只小船摇曳在江渚之上。只见船上坐着两人,一人手捧法国作家小仲马的《茶花女》,用汉语口述书上的内容,另一人则将其译成顺口的文言。后来,他们共同合作的这部译稿《巴黎茶花女遗事》一经出版,便风靡海内。口述者是当时船政学堂法文教习王寿昌,而记录的则是我们的主人公——“译界之王”林纾。

林纾(1852—1924年),字琴南,号畏庐,是中国近代的一位奇人。他善诗文、工书画,尤以古文著称于世。他举人出身,不识外文,却凭他人口述,用文言翻译外国小说170余种,其中《巴黎茶花女遗事》《黑奴吁天录》等影响最大。商务印书馆曾专门推出“林译小说丛书”,“林译小说”成为翻译史上的专用名词。

1852年,林纾出生于福州光禄坊的一个盐商家庭,因家道中落,幼年的林纾便寄养在外祖母郑氏家。郑氏知书明大义,十分疼爱林纾。有一年夏天,小林纾很想吃荔枝,郑氏便用衣物典当换钱买了些荔枝给他吃。

这时,郑氏便借此教育林纾道:“孺子不患无美食,而患无大志”,鼓励他从小就要做个有志向的人。小林纾听完,深受触动。

19世纪末,中国内忧外患。许多知识分子都在探索着中国的希望。而林纾把自己比作“叫旦之鸡”,有意识地把翻译工作当作一项开民智、救国事业来做,并在译著的序跋中鼓舞国民要奋起抵御外侮,保家卫国。晚清的中国人几乎都是因为林译才知道外国有小说,鲁迅、茅盾、郭沫若等一大批作家,在青少年时都受过林译小说的滋养。

就在翻译《茶花女》的同一年,林纾看到国内旧式教育制度存在的诸多弊病,深感实施教育改革之急迫,和友人利用他在福州苍霞洲的旧居,创办福建省第一所新式学堂“苍霞精舍”,这所学堂除了诵经读史,还开设算学和英文课。苍霞精舍演变成后来的福建工程学院,如今的福建理工大学。

林纾提出的“倡新学,学西学”的救国兴学思想对当时全国教育制度的改革发挥了启蒙推动作用。在教学之余,林纾把译作所得的大部分稿酬都用来资助家境贫寒的学生,希冀他们努力学习,报效祖国。

毋庸讳言,面对时代更迭,林纾有守旧的一面。但从现存林纾家书中,却可以感觉到“顽固”的林纾,同时是一位善于教子,严慈相济的长者。

他以“心心爱国,心心爱民”教导当县令的长子林珪,鞭策他要体察民情,处处小心谨慎,要管好家属,不要沾染官眷习气;教导女婿郑礼琛为人处世要踏实做事,平心静气,要珍爱名誉,不能随波逐流。良好的家风是林纾给子孙后代留下的宝贵财富。

【党纪学习教育·福建清廉人物故事汇编】第23期|俞大猷:胸怀天下威震海疆

在嘉靖年间倭寇骚乱最严重的东南沿海一带,流传着一句民谣:“俞龙戚虎,杀贼如土”,这其中的“戚虎”指的是大家都知道的戚继光,而“俞龙”就是抗倭英雄俞大猷。

俞大猷是福建泉州北郊濠市(今洛江区河市镇)濠格头村人,明代著名的军事家、武术家、诗人。他戎马一生,在抗击外敌入侵中立下了不朽的功勋,创造楼船御倭战术,发明独轮战车,著有《兵法发微》《剑经》等军事武术作品,连同他的诗歌等被收录在《正气堂集》,被世人称为“文武双全”的民族英雄。

俞大猷出身校尉家庭,从小立志“以天下为己任,以救百姓苍生为怀”,29岁进入军营,四为参将,六为总兵,两为都督。首次与倭寇交锋,就率领军队歼敌数百,赢得了“普陀山之捷”。此后又一鼓作气剿灭了当时势力最大的倭寇王直。他身经百战,足迹遍及浙、赣、闽、粤等地,在抗倭大业上取得了显著战果。

驰骋疆场47年,俞大猷善于练兵治军,主张训练精兵,认为“练兵必先练胆,练胆必先教技”,尤其注重培养士兵“忠孝、礼义、公正、廉明”等道德情操,且纪律严明,赏罚得当,深得军心。现如今,在泉州市鲤城区中山北路旁,有条巷子名为“模范巷”,正是由于旧时俞家军驻扎该地,严格遵纪不扰民,对百姓秋毫无犯而得名。

屡立战功之余,俞大猷爱民如子、兼通文治,人称“儒将”。嘉靖十五年(1536年),福建发生大饥荒,朝廷开仓赈济灾民,有些官员乘机编造或者篡改户籍,冒领口粮。为确保每一位灾民都能得到赈灾粮,俞大猷深入各乡逐一察看灾民情况,当场发放票据,让赈灾粮食真正落到灾民手中,“无一人遗,无片刻滞,无斗釜滥”。

俞大猷为人正直,做官清廉,一生征战,但对战利品分文不取,全数上缴充公,还经常用自己俸禄救济困难士兵。在家乡泉州,三进或五进闽南大厝并不罕见,可是俞大猷的旧宅只有二进,也就是最简单的那种房屋格局。年少时,俞大猷看见家乡濠溪上的木桥毁坏,许诺要回乡造桥,之后他虽然身居军中要职多年,但直到67岁,积攒的俸禄才刚够造桥费用,足见其一生洁身自好、清廉高尚。

“胡然北斗宿,化石落人间。天不生奇石,谁擎万古天!”这是俞大猷在泉州清源山南台岩崖壁上的诗刻,一字一词间,浩气万丈。透过诗刻,这位纵横天下的旷世名将仿佛又屹立于眼前,手握宝剑,目视前方,不怒自威。

【党纪学习教育·福建清廉人物故事汇编】第24期|魏侃夫:小小县尹,千古流芳

在闽西客家地区,正月常有“走古事”的民俗,祈求消灾,保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位于武平县的万安镇,就有着一项传承了600余年的祭祀活动,每年农历正月二十六日都会举行,“古事”方阵抬扛“剥皮公爹”雕像在集镇巡游,所到之处笙歌鼓乐,鞭炮齐鸣,场面热闹,为的是纪念曾在此任过县尹的魏侃夫。

魏侃夫,名锦舒,元朝进士,江苏省江宁府(今南京市一带)人,元末至正年间,自1341年至1368年任武平县县尹,因其廉洁清正、勤政爱民,深受民众爱戴。

魏侃夫上任不久,他便在县衙的小亭内竖了一块石碑,碑上镌刻“尔俸尔禄,民膏民脂,小民勿虐,上天难欺”十六个大字,劝诫自己和其他官吏恪尽职守,廉洁自律。

一日,武平有个乡绅为感谢魏侃夫的恩德,将收藏多年的一幅名画送给魏侃夫。魏侃夫看了后说道:“这的确是幅名画,是个宝贝。我以‘不贪’为名,你以名画为宝。假如我收了你的名画,我会失去不贪的名声,而你也失去了多年珍藏的宝贝。既然如此,你留着你的宝贝,我留着我的名声,两全其美,谢谢你的好意,请你拿回家吧!”这个乡绅见县尹如此清廉,只好把名画收好带回。

魏侃夫赴任的第二年,武平适逢旱灾,连月不雨,五谷无收。老百姓哀天哭地,有的挖野菜、削树皮度日,有的则外出逃荒。魏侃夫看在眼里,痛在心中,经常深入农户,访察民情,广集自救办法,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优惠政策,除苛政、减税收,鼓励百姓克服困难、生产自救,度过灾荒。

魏侃夫为官清廉,卸任后竟连返乡的舟楫盘缠也难以筹措,只能在离县城较近的刘坊安家落户。

元末明初,时局纷乱,盗贼滋扰不断,为保一方安宁,已经卸任的魏侃夫挺身而出,召集乡中贤达,商议构筑土堡防御盗贼,当地乡贤、百姓一呼百应。魏侃夫亲自组织指挥,历经一年,土堡终于建成。坚固的城堡让盗匪望而却步、不敢侵犯,百姓得以安居乐业。刘坊也因此更名为“万安镇”,寓长治久安之意。

但好景不长,魏侃夫率众筑城一事,被小人向朝廷诬告魏侃夫及乡绅私筑王城、图谋不轨。朝廷不分青红皂白,下令抓捕魏侃夫及乡绅善士,这时魏侃夫为保乡民,挺身而出,以一己之肩承担全责。结果魏侃夫惨遭剥皮极刑。后来,朝廷派员调查,为魏侃夫平反昭雪,并追封其为光禄大夫。

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谈中。魏侃夫舍生忘死,刚正不阿的义举,令全县百姓动容,被当地人尊称为“剥皮公爹”。为缅怀他的功德,当地民众自发捐资修建“魏公庙”,雕塑魏公像。每年农历正月二十六,魏侃夫生日那天,万安镇百姓便会隆重祭祀心中的“神明”,历经600多年不衰。魏侃夫身上体现出来的勤政爱民、清正廉洁、造福百姓、敢于担当的精神,似一颗永不坠落的星辰,熠熠生辉!

【党纪学习教育·福建清廉人物故事汇编】第25期|蔡世远:严义利,守志节

1733年,一位福建漳浦籍官员在京城任所去世,他身后除几袭旧衣外,几乎一无所有,家属无力发丧。皇帝为之震悼,特赐银500两,弘历等诸皇子也赙赠银300两,这样灵柩才得归葬漳浦原籍。

这位官员就是蔡世远。那么,他的去世为什么会让皇帝父子等人倍感凄恻?

蔡世远生长于书香门第,父亲蔡璧饱读诗书,为人方正耿介,母亲则知书达理,循循善诱。在父母“惟无私可以取信于人”“毋取一毫非分之取”等谆谆教导下,蔡世远从小立下宏志,并秉持严义利、守志节的信念。

1709年,27岁的蔡世远考取进士,选入翰林院为庶吉士。第二年,因父亲病重,告假省亲。归途中,听闻漳州、泉州两地闹饥荒,他立即募集善款买米救济灾民,还写信恳请浙江抚军放宽口禁,便于粮食运至两地,缓解灾情。由此,他赢得了八闽人民的尊崇与爱戴。

父亲去世后,他丁忧三年,期满回京后,吏部工作人员竟趁机以“超假”向他敲诈。蔡世远拒绝行贿,不惜辞去翰林一职,拂袖归田。他对官员贪腐之风深恶痛绝,足见其志节何其凛然。

回闽后,蔡世远受邀出任鳌峰书院第三任山长,为福建培养人才。他秉承先父遗志,把立心、制行看得比写出妙文、当上高官更为重要,引领书院学风好转,教绩斐然,优秀人才不断涌现。

因在教育方面的突出成就,1723年,蔡世远奉雍正皇帝诏令入京,授为翰林编修,入直上书房,陪侍诸位皇子读书。

在朝奉事十载,无论是任经筵讲官为皇帝讲经释义,还是为皇子们传学授课,蔡世远都“晨入夜归,无风雨之间”,始终忠心耿耿,兢兢业业,赢得了诸执政大臣乃至雍正皇帝的高度评价。

此时的蔡世远虽身居高位,却谦恭自持,淡泊为怀,所得俸禄多半资助贫困之人,以至于生活异常窘困贫寒。他曾告诫妻儿,宁可弊衣疏食做一名圣贤,也不能丰衣美食当碌碌无为的高官。

一次,蔡夫人生病,门生陶太常精通医术,为之诊治,他走进蔡世远寝室,看到老师夫妻俩床上挂的是补过的旧蚊帐,盖的也是补过的粗布棉被,十分震惊。

家风赓续,绵绵不断。蔡世远次子蔡长沄,曾官至兵部侍郎,廉明有为,政绩突出。去世之日,囊中没有剩钱,竹匣内有旧衣,举朝嗟叹:“不愧为文勤(蔡世远)的儿子啊!”

蔡世远生前以范仲淹、真德秀为楷模,曾取二人的字给自己的书斋题名为“二希堂”。乾隆登基后,将自己的小书房命名为“三希堂”,以致敬这位影响自己一生的恩师。

重品行、忧天下。蔡世远的帝师风范,一如漳浦巍巍梁山,傲然独立,彪炳史册,严义利、守志节。蔡世远的高贵品格,又如故乡的清清鹿水,流向永恒,滋养无穷。

上一条:校党委书记徐志怀一行深入环境与公共健康学院党总支开展党纪学习教育专题调研 下一条:党纪学习教育之以案说纪

关闭

 

Copyright(C) 厦门华厦学院 地址:厦门市集美文教区天马路288号
邮编:361024 电话:0592-6276202 技术支持 信息中心